6月23日,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会议室,一场聚焦社区居家养老主题的协商会在欢快的《有事好商量》歌曲中开始。35名来自业务部门、医院、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同政协委员、社区群众代表的智慧碰撞也就此敲响了开场锣。
分享收获养老“大礼包”
“截至2019年底,铜梁区人口老龄化率23.20%,比全市高2.1个百分点,比全国高5.1个百分点。”商量刚一开始,区卫健委通报的一组数据就让与会者眉心紧锁。
“虽然老龄化形势严峻,但办法总比困难多!”谈及当前的社区养老工作,正街社区党委书记郑淮平颇为自信,“我们开办了白日托老所、爱心超市、爱心呼唤服务站、社区艺术团等,5毛钱就能买个大菜肉包子,70岁以上老人超市购物打9折,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爱心呼唤服务站上门服务、爱好歌舞的老人可在社区艺术团一展才华……”她笑称,这既是向群众代表们汇报工作,也算一次“打广告”,希望有更多的老人来社区共享养老资源。
“全区新建、提档升级社区养老服务站73个,启动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个;投入95万元购买助洁、助浴第三方服务;到2022年,全区将实现‘一镇(街道)一中心’目标,基本解决城镇居民居家养老问题……”看到民政局拿出干货满满的养老“大礼包”,卫健委也迫不及待晒出居家医养的惠民福利:“6月底实现全区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知识宣传和老年人体检工作全覆盖,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全免费!”两份礼包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。
协商解决群众“烦心事”
“2+4时代”、老年病、手术、尿袋、孤独……第一个拿到话筒的群众代表小汪的发言满是揪心词汇。她说,父亲刚做完膀胱癌手术,行动不便需要陪护,专业护理费用高昂难以承受,“老人家也希望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这些问题,又不影响子女上班。”谈及双职工家庭遭遇的养老困境,小汪禁不住红了眼眶。她把最符合心意的养老模式投给了社区养老,但同时,结合亲身经历取换尿袋的专业护理难题,她也希望社区养老服务站能进一步整合周边医疗资源,为罹患老年病的老人们提供托养护理、医疗康复等更专业的服务。
助医话题热度迅速攀升,大家纷纷建议,健全家庭医疗服务和护理政策、开通社区定点医保、建立“医疗云”“养老云”和“社保云”……民政局、卫健委也一一回应,表示将积极构建医养联合体,遵循就近就便原则,共享资源、优势互补,同时加强与医保局的沟通协作,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。
“我们很需要心理疏导和关爱。”61岁的社区居民老周是独居老人,其儿女常年在外务工,他心酸地表示,希望能多点有耐心的人陪他摆摆“龙门阵”。这也唤起了在场网格员们关于开展社区防疫工作的记忆——老年人对待疫情两极分化严重,有的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绝望,有的“犟拐拐”又觉得疫情离他们很远,外出不愿戴口罩。“究其根本,还在于我们平时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和关爱不够。”
网格员的自省收获了来自中共界别和社会福利界别委员的齐齐表态:将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持续关注该项工作,为老人提供情绪疏导、心理咨询、危机干预等服务。
探讨共寻养老新路径
招工难!统筹难!安心养老难!协商会上,大家你来我往的商量理出了家门口养老的新思路。
“护工荒”如何有效缓解?针对群众和养老机构共同关注的这个话题,常年从事居家养老工作的吴昊委员给出的答案是:提高护工的职业认同感,“养老护工工作辛苦风险大、待遇差社会地位也低,三四线城市四五千元的工资很难留住人。”他认为关键是工作理念的转变,其次才是薪酬增长机制。
领导?指导?配合?社区养老和第三方养老机构的关系究竟如何?揣着前期收集的民情民意,网格员作为群众“代言人”询问:如果第三方机构不作为,社区应该怎么办?相关部门当场作出加强引导监督的承诺,同时指导社区和第三方机构加强配合,协作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。
主管部门该怎样统筹养老服务力量?“我们将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”民政局率先表态,将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,同时加强与镇街、社区和机构的纵向联系,整合资源、共享信息,促使家门口养老向纵深发展。
“安心养老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!”区政协副主席张学农从政策支撑、体系构建、队伍建设、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这次协商进行总结,而他最为看重的还是全社会力量对养老事业的支持,“养老不是哪一个部门、哪一个机构的事情,咱们摆上台面来商量,每个人都是建言人、还是宣传员、更是志愿服务者,大家来共同推动铜梁养老事业快速健康发展!”